今年以來,濱海縣總工會按照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》和全國總工會《關于開展工會家政服務提質擴容試點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結合縣情實際,扎實開展家政服務提質擴容專項行動,取得了顯著的成效。截至8月底,共開展線上線下培訓8600多人次,促進下崗職工和農民工就業5400余人,增加經濟收入1.6億多元。
做好培訓提質,促進就業擴容。開展“訂單式”培訓,拓寬就業渠道。縣總工會組織人員對家政服務業市場需求情況進行調研,根據用人單位需求,開展“訂單式”培訓,克服以往少數單位培訓后不能及時就業的現象。今年以來,8家培訓單位按照訂單培訓了1870人,全部輸送到浙江、上海、蘇州等家政服務公司,實現了即培訓即就業。利用“數字化”培訓,增加就業人員。以濱海縣數字工會為平臺,線上培訓3800人次,幫助有就業壓力的群體轉崗從事家政服務。今年1-8月,促進3600多名下崗職工、農民工從事家政服務,實現自主就業。加強“升級型”培訓,提高就業層次。聘請縣內外8名家政服務專家、學者定期授課、現場輔導,促進家政服務人員由保潔等一般性家政服務向醫護、保健、心理輔導等專業服務轉型。今年以來,共有726人經專業性、系統化培訓,取得育嬰、心理輔導、醫護、保健等資格證書,促進家政服務向更高層次發展。
組織競賽提質,激勵賦能擴容。一是層層舉辦技能競賽。發揮政府主導作用,舉辦市級家政服務技能大賽,共有843名選手報名參賽,為全縣開展家政服務技能大賽作示范,促進家政服務技能大賽“點面開花”。今年以來,各鎮(區、街道)共組織家政服務技能競賽26場次,建立家政服務人員崗位比武,促進成長成才工作機制。全縣27個家政服務公司舉辦家政服務技能競賽54場次,促進技能提升。二是獎勵調動參賽熱情。由縣政府、市總工會、市人社局主辦的市級家政服務技能大賽,共對66名獲獎選手進行獎勵,獲得一等獎的每人獎3000元。各鎮(區、街道)舉辦的家政服務技能大賽,對138名獲獎選手進行獎勵,獲得一等獎的每人獎1000元。各個家政服務公司開展家政服務技能競賽,對獲獎的167名選手進行獎勵,獲得一等獎的每人獎500元。通過獎勵,調動家政服務人員的參賽熱情,舉辦每場競賽的參賽率均達90%。三是辦理職業資格證書。在市級大賽中,對理論和操作技能雙合格的164名家政服務員,由縣人社局申請市人社局頒發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。對12名一等獎獲得者,由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向省人社廳申報頒發技師職業資格證書。對鎮(區、街道)和各個家政服務公司舉辦競賽的348名獲獎選手,分別由縣人社局、縣總工會、團縣委、縣婦聯頒發“濱海縣技術能手”稱號。通過頒發資格證書和授予技術能手稱號,進一步拓展家政服務人員發展空間。
擴大規模提質,打造品牌擴容。一是加大投入力度,促進提升規模。把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,作為一項民主工程,爭取縣、鎮(區、街道)將家政服務業投入到財政預算,年內縣、鎮(區、街道)財政投入1000萬元,幫助改善家政服務公司基礎條件。縣總工會投入100萬元,采取“以獎代補”的形式,對成績突出的家政服務公司進行獎勵。縣總工會推動橋緣家政服務公司入駐縣人力資源產業園,為該公司規模化發展創造條件。二是做好設點培訓,發展新興產業。在全縣鎮(區、街道)及縣城設立26個培訓點,在培訓中,請橋緣等3家家政服務公司進行現身說法,提高鎮(區、街道)對發展家政服務業的認知度和重視度,增強下崗職工和農民工對從事家政服務業的吸引力。采取“短、平、快”的方法,對鄉村富余勞動力進行培訓,促進家政服務人員隊伍不斷壯大。正紅鎮仁杰村通過設點培訓,共有800多名富余勞動力從事家政服務,成為全縣有名的家政服務專業村。三是發揮品牌效應,促進勞務外輸。針對縣內家政服務人員需小于供的實際情況,發揮濱海橋緣等4家政服務公司品牌效應,擴大對外輸出渠道。今年以來,全縣家政服務公司,分別向上海、浙江、廣州等地輸出家政服務人員2600多人次,有效地解決了家政服務人員在本縣就業困難。